百年礱坊 創新傳承
現代蕪湖,工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之一。那么,蕪湖近現代工業的發祥地在哪兒,你知道嗎?蕪湖第一座工廠在哪兒,你知道嗎?它就在如今的大礱坊——益新面粉廠。始建于1890年的益新面粉廠廠房,至今已有131年歷史。它既是蕪湖最早開設的工廠,也是老蕪湖工業“兩個半煙囪”(明遠電廠、裕中紗廠、益新面粉廠)中碩果僅存的廠房。
工業的過去 城市的記憶
礱,去掉稻殼的農具,形狀略像磨,多以木材制成。
大礱坊,在100多年前,就聚集了一大批以礱為生的手工作坊。1890年,商人章維藩來到大礱坊,創辦了益新面粉廠。這座工廠,是當時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機器面粉廠,總投資超過3萬兩白銀。也正因為益新面粉廠引進先進的機器加工設備,“大礱坊”才因而得名。
章維藩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,力主“實業興國”。最初他創辦面粉廠的選址是在如今長江邊寶塔根附近,然而建廠一事受到官吏和商販的排擠,只得選在大礱坊這個雜草叢生之地。面對各種刁難和磨難,他無奈去香港注冊了企業,并雇用猶太人看門,以外資企業面目示人,才終于把益新面粉廠開辦起來。
蕪湖益新面粉廠是當時國內僅有的兩家機器面粉廠之一,更是蕪湖乃至全省工業的發祥地。其生產面粉的設備來自英國,生產的“飛鷹”牌面粉更是蜚聲國內外。1897年,一場大火燒掉了益新面粉廠,章維藩又通過家人捐助,以及向時任清王朝兩廣總督借款10萬兩白銀,重建益新面粉廠。
益新面粉廠的復原,預示著其頑強的生命力。“飛鷹”牌面粉也一直生產銷售到解放后,直至演變成后來的蕪湖面粉廠。隨著蕪湖面粉廠擴大規模、搬遷改造,遷移長江10號碼頭,這里又租賃給了“希望飼料公司”,甚至閑置多年,但是廠房和倉庫卻一直都屹立在大礱坊,成為蕪湖工業發展的見證。
解放后,圍繞著益新面粉廠,大礱坊成為蕪湖的工業集聚基地。先后建有火柴廠、變壓器廠、永康食品廠、搪瓷廠、汽配廠、鋁制品廠、縫紉機廠、制動閥廠、塑料一廠、味精廠……如今,有的企業已經不復存在,有的已經搬遷,唯有益新面粉廠的廠房,依然如故。這是蕪湖工業的過去,更是蕪湖城市的記憶。
創意的起點 歷史的落點
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百年歷史的益新面粉廠廠房,雖然屹立至今,但是已然成了危房。時間進入2008年,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,鏡湖區政府開始醞釀實施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。
根據鏡湖區政府規劃,挖掘這些百年建筑的歷史人文資源,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園區,為鏡湖區科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載體,實現科技、文化和產業的完美結合。
2013年12月,大礱坊科技文化園項目正式啟動改造建設。2016年1月,正式開街運營。
整個產業園有8幢建筑。其中1幢就是益新面粉廠老廠房,進行全面修繕;另有6幢老面粉廠廠房及倉庫,之前已經是危房,目前按照歷史面貌原址新建;同時新建筑一棟。
園區經過全面改造,這里已成為圍繞1890年木制結構廠房為中心的工業歷史科技文化街區,打造集工業設計、智能制造及“互聯網+”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。
全新的地標 創意的搖籃
大礱坊科技文化園邀請了國內專業修繕古建筑的設計、施工單位,實施老廠房修繕。園區采用“修舊如舊”的風格,外立面依然是當年的青磚木窗,內部也依然是木地板,走進老廠房,仿佛穿越百年的感覺。
不僅是益新老廠房,整個園區的建設和改造風格,都力求保持歷史的厚重與滄桑。全部廠房建筑采用拆除的舊磚舊瓦,竣工后忠實于原建筑。
大礱科技文化園修建竣工,將成為全新的城市地標,并以其獨特的文化,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。目前已取得豐碩的成果,集聚了中國四達、純米科技、碼尚訂制、國科生物、小??萍嫉纫慌吧a+服務”型企業,成為安徽省四大工業設計產業集聚地之一,蕪湖市工業設計產業聯盟秘書長單位。
將科技融于創意,以設計帶動文化,園區先后榮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、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、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、國家眾創空間、安徽省工業設計中心、安徽省青年創業園、安徽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園區、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多項殊榮。
創新,讓傳承的歷史更有價值;創新,讓大礱坊的未來無限可能……